
造成LED電子顯示屏顯示屏像素失控原因
造成LED電子顯示屏像素失控的原因很多,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“LED失效”。
LED失效的主因又可分為兩個方面:一是LED自身品質不佳;二是使用方法不當。通過分析我們歸納出LED失效模式和上述兩個主因之間的對應關系。
上述我們談到很多LED的失效通常在LED的常規檢驗測試中是無法發現的。除了在受到靜電放電、大電流(造成結溫過高)、外部強力等不當使用外,很多LED失效是在高溫、低溫、溫度快速變化或其他惡劣條件下,由于LED芯片、環氧樹脂、支架、內引線、固晶膠、PPA杯體等材料熱膨脹系數的差異,引發其內部應力的不同而產生的,因此,LED的質量檢測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工作。
再者,對于GaN基LED而言,靜電放電是其失效的最大誘因。靜電放電導致LED失效的機理非常復雜,設備、工具、器皿及人體均有可能帶有靜電并對其放電,這種靜電少則幾百伏,高則幾萬伏,放電時間在納秒級水平。我們在顯示屏生產、安裝、使用過程中出現的藍綠管失效,往往就是LED-PN結被靜電放電擊穿所至。國際靜電協會嚴格規定了標準靜電放電模式,主要分為人體放電模式(HBM)和機器放電模式(MM)。我國對器件的靜電放電敏感度(ESDS)分為三個等級(人體模式):1級為0~1999V;2級為2000~3999V;3級為4000V以上。一般情況下LED的靜電放電敏感度在人體模式下在幾百伏~上萬伏之間,而在機器模式下只有幾十伏到五百伏左右。LED電子顯示屏由于生產過程繁雜,靜電放電防不勝防,因此,LED靜電放電敏感度應選擇2級或以上為妥(人體模式),而靜電防護必須貫穿生產全過程。